天宮石斛的培植要領

天宮石斛~生長周期及管理摘要~生長期、休眠期、花期。
天宮石斛性喜高溫,耐旱、耐熱、耐寒、繁殖力強、容易上手、極適應台灣的風土氣候,許多網友都表示,種了許多蘭花,到最後都只剩下天宮石斛還存活著。

加上它莖長、多花且花期一致的特性,每年四月間都可以見到它形成一片壯麗的花瀑布景象。

因此,天宮石斛絕對是一款值得所有愛花人士擁有的好花。

如果您手上已經擁有天宮石斛,卻還不知道要如何來照顧它?那麼,就讓我們來瞭解它吧!

 

天宮石斛約在每年3月間結束休眠期並準備進入生長期初段,前一年11月完成生長期的植株在經過冬季低溫、乾燥的環境下,植株葉片會自然凋落,只剩下一根光禿禿的莖條,並在2月開始萌生花苞點。


4月間即可開出美麗的花串,同時自莖條根基部會萌生新苗筍,而開過花的莖條並不會繼續生長及開花,每年都需要經由新筍苗來延續生命,這時候便正式的進入天宮石斛的生長期了。


天宮石斛的花期因各地環境不同,但約略都在4月間,花朵的壽命約只維持2週。

在花期過後即可開始恢復澆水,而開過花的莖條因為內含提供新株成長所需養份,所以暫時保留不要將它剪去。


春季的日光還算和暖,日照遮蔭率約在30%左右,5月起即可使用緩效性肥包,進行今年的的一次施肥,並隨著新植株的成長逐漸進入旺盛期,此時可以多澆水。


6月~8月進入夏季之後要能避開中午的強烈日照,遮光率大約在50%左右,這段期間植株的生長快速,應該充分的給水,並在8月初再更換一次緩效性肥料,9月進入秋季以後日照遮蔭率約在30%,並漸次減少澆水,10月中之後,可經由觀察莖條是否有缺水現象再行補充水分,到了11月底大約就結束了整個生長期而開始進入休眠期。


12月開始,天氣轉涼,葉片開始變黃,此時就需要完全停止澆水、施肥。並可以將它移到室外接受全日照,使它落葉。一直到隔年的3月間都是它的休眠期。轉眼4月間花季,又可以見到美麗的天宮石斛盛開了。
 

1.蘭花喜歡空氣流通的環境!
蘭花根部是否能夠透氣是首要條件,我們可以從買來的蘭盆發現,將蘭盆(軟盆)與植株及水草分開時,他們的水草填充的非常紮實、不會變形。其實作用就像我們將毛巾用力扭乾一樣,雖然感覺上~好像密度較高、紮實、空氣更不容易進入、水分也不容易快速溼透,但是你能試想,鬆散的毛巾含水量有多少?需要多幾倍時間才會乾嗎?透過毛細孔作用,紮實的水草填充,較能夠達到濕度內外一致與透氣的作用。 

2.不要用大的盆子種蘭花!
沒錯 ! 不要用大的盆子種蘭花 ! 對於習慣種植花草樹木的人來說,大一點的盆子,多一些營養的土壤,可以減少澆水、換盆頻率,更可以讓根系獲得大一點空間讓植物生長得更好,但是這法則並不適用於氣根性的蘭花。

原因在於,使用大的盆子1.盆子較貴2.耗費植材較多3.乾、溼度調節不易。

過多的植材容易導致盆面植材看起來乾了,可是內部不容易乾透,此時如果再澆水,結果將造成盆心長期濕?

、植材腐敗,根部腐爛。

3. 植材每次澆水應該整體濕透,待乾了再澆水!蘭花多久澆一次水?

這經常是每個養蘭入門者的疑問。
許多人都知道,蘭花水澆得少了,大不了就是長得慢,真的缺水了也只是葉子有點軟、有點皺,澆水之後很快就能恢復生機;

但是澆多了,一但爛根那就回天乏術,無計可施了。

但實務上,蘭花多久澆一次水?

牽扯的因素包括1.通風度2.植材與植材量的多寡甚至是植材性狀、密度、盆表面積3.環境溫度4.澆水方式。

所以說並沒有一定的時間。但原則上就是應掌握~每次澆水時整體濕透,待乾了再澆水。

4.不適當的施肥會傷害蘭花~應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
植物都需要養份滋長,但過多及不適當的施肥對植株是有害的!對於蘭花更是如此。
我們常會聽說: [肥料下太重,植物會鹹死!] 尤其蘭花更是不能貪肥,平時只要依購買時的肥料包裝說明來使用。

並順應您所種植蘭花類別的需求,依季節來施肥,每一大類的蘭種其實對於水分、光照、施肥、溫度的季節需求都不盡相同,應該充分了解。

5. 在蘭花能夠接受且不曬傷的限度內,盡量給予充足的日照。
蘭花雖然適合生長在樹林遮蔭的環境下,但是光照不足卻可能導致葉片長得又薄又軟、不開花或開花的品質不良。所以需以每個人種花環境的經驗,在蘭花能夠接受且不曬傷的限度內,給予充足的日照。

由於每種蘭花的日照需求,也因季節大不相同,所以也應適度瞭解每種蘭花的日照需求分類管理哦!

綜合以上幾個要點來做個整理吧!

台灣夏季氣候高溫炎熱,許多人,家裡陽台的蘭花不免受到強光照射或高溫環境影響,

加上植材過多、鬆散,水分過多,高溫鬱熱悶濕、通風不良,

在這幾個因素交互作用之下,蘭花根部就這麼悶爛了,養份無法正常供應,

隨後葉子黃了、掉了,莖部枯黑,最後就枯萎了。

所以,請檢視一下您養蘭的環境及種植方式是否符合蘭花的生長所需進行改善,做個成功的養蘭高手。
 

關於莖條長度增長的理論~超級個體培植法~累積養份的概念!!!
瀑布蘭,四月花期過後,開過花的莖條並不會延續生長及開花,

每年都需要經由根基部生長新的子代植株(新苗)來延續生命,

許多人會在花期過後即將莖條剪掉,

1.是為了美觀2.則是用來繁殖小苗(高芽)。

子株除經由母株莖條內蓄積的養份成長之外,也會獲得母株完整根系的支援。

經驗上:

1.如果將開完花的母株莖條剪去 ,那麼子株 今年成長期結束時 的 長度便會 較母株原來的長度短。

2.如果將開完花的母株進行移植,那麼子株今年成長期結束時的長度也會較母株原來的長度短。

3.如果留下由母株根基部所萌生的多數子株,那麼所有子株今年成長期結束時的長度便會較母株原來的長度短,而且有明顯養份被分散的現象。

4. 如果只留下由母株根基部所萌生的單一子株,那麼子株今年成長期結束時的長度便會超過母株原來的長度,而且有明顯養份集中的效應。

由以上可印證,子株係透過母株莖條內蓄積的養份與完整根系支援來幫助成長,且莖條的養份可累積給子代株。

加上子株本身成長接受營養與日照的滋養,莖條的長度自然可以一年比一年增加。

因此想要種出長度最長的天宮石斛,理論上就是透過良好的栽培管理,並思考如何將所有的養份累積給他的下一代。

甚至不惜在花朵最盛開的時候拍照留下最美的紀錄,之後便將花朵剪掉以避免消耗過多養份,並準備投入今年的培植工作,

希望它明年更美麗。

至於何時該剪去老舊的莖條呢?
基於四月花開時的美觀因素,

我通常在每年2月中、下旬(子株開始冒出花苞點的時候),將母株的莖條剪下。

天宮石斛細莖品種。
這兩種花形、花色類似。細莖品種花期較早、花序較不規則、花較小、顏色較紅一些些、花形也有點不同、花瓣及唇瓣上的紫紅斑線條較少,莖條細而弱、葉片形狀寬度也較窄、莖條較不直,好幾次,我都因為各方面優點相較之下不如粗莖天宮而想把它送人,但都因為細莖天宮的開花風格較為自然及具有野趣而保留下來。

因此,我也只有一板。不過它適合大量繁殖,並大面積的栽種在樹木上,花開的時候同樣具有一樣的魅力。

所謂花期,我指的是某種花卉在自然的天候下開花的時間。

花苞出來才施花肥應該是太慢了,但是時間往前推,冬季及秋季又並不適合施肥!

因此我不確切知道它是否需要施花肥?或甚麼時間施花肥?

如本文之週期管理,我每年只施兩次肥,在長度200cm這麼長的莖條的開花串中,

自第一個開花節到最後一個開花節的每一節都有開,除開花節的前節及尾節之外,沒有一個節點是少於2朵花的。

4朵花的節點也常有,只是我一律只在每節保留2朵花,以增進整齊美觀度。

把植株顧好,自然就會開出滿滿的花。

天宮石斛~如何才能夠有效的快速孵出比較多的高芽!!!?
天宮石斛於每年四月花季過後,開過花的莖條並不會延續生長及開花,每年都需要經由根基部長出新芽以延續生命,

因此正常的狀況下,每年都會留下一根根光禿禿的老莖條(母株)。

在以往留下來的這些新、舊的老莖條中,新的老莖條(母株)內會具有較多的養份並且可以提供給新生的芽(子株)作為生長之用。

 

因此,普遍較為多數人採用的做法是~保留最新的老莖條(母株),

將舊的老莖條自根基部第一節以下,剪下來做繁殖幼苗(高芽)之用。

剪下來的舊莖條,出芽數會較新莖條少一些,基本上已經開過花的莖節點就不會再長出高芽,

且下(尾)端的節點會比上端(根基部)的節點更容易出芽。

定植的方式上,有些人會直接將莖條固定在蛇木板上等待高芽長出,

有些人會等到長出高芽後再固定到蛇木板上,有些人則會等到高芽長出幾公分長且生根之後,

再分別剪段固定到板上定植。大約以每板20株左右,不宜過密。

由於繁殖高芽真的很簡單,但從各種資訊來源收集起來的做法卻相當繁多,

一般以~內含較多養份的莖條、濕度較高的環境、流通的空氣、蔭涼的空間,對於天宮石斛高芽的繁殖、成長較有利。

但如何能夠有效的快速孵出比較多的高芽!!!? 我認為各家理論之間,基礎上就可能存在許多的差異性。

總之只要能夠簡單、成功的繁殖出小苗,順其自然就好不必太認真。

如何孵芽?

高芽繁殖通常於每年春季剪下前年的老莖條,靜置於環境適合且無蟲害的苗床(蛇木板)、牆角、園圃中,甚至是室內、桌上、地板,經過一段時間都可以自然的冒出高芽,連特意給水都不必。一個月查看一次莖條發芽的狀況,等到看見莖條上開始長出小小的筍狀苗株之後,就可以將它們固定在苗床上並給予適當水份,並放在有漫射日光的地方培養。

通常多數人還是採取直接將莖條固定在蛇木板上澆水等待出芽的做法,因為它最為符合一般人的行為模式,上板固定前應先觀察未開花節點的位置做適當安排。但是對於將莖條剪下卻沒有立即將莖條上板的人來說,放著擺著經過一段時間,一不小心就會發現莖條也已經長出芽來了。

由此可見高芽的出芽,基本上還是可以完全由莖條內的養分與水份來供給,它需要的只是一些時間與有利生長的環境。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佐證這個論點~

天宮石斛透過莖條做無性繁殖與一般植物以種子的方式進行有性繁殖的機制是不同的。

一般植物以種子的方式來繁衍有性後代的時候,它們的外形會因為傳播途徑的不同而演化成各種型態,有許多都具有一層堅硬的外殼來防止種子內少量水分的散失,使它們能夠長期乾燥保存,或透過大量的種子數量及其它傳播方式來確定它們延續生命的可能性,一直要等到遇到適合的環境之後才會發芽生根。

由於繁殖機制的不同,天宮石斛的莖條並不利長期保存,只能選擇在自然的氣候下(春季)長出高芽,以取得天時之利。

因此天宮石斛的莖條是不需要經過特殊方法去刻意營造出各種有水份的、半乾半濕的環境來幫助它出芽的(莖條內部已具有),重要的是出芽後的環境是否能夠讓它順利成長茁壯。

錯誤的觀念或使用一些不正確的方法不但達不到效果,甚至還可能導致失敗。使用富含養份的莖條繁殖高芽,苗株的萌發、成長及茁壯會明顯優於莖條枯瘦的莖條,所以如何才能夠有效的快速孵出比較多的高芽!!!?您認為呢?

天宮石斛~經由分株來獲取隔年即能開花之新板
之前的文章討論的都是如何減少繁殖植株來增加植株莖條的長度,

這篇文章討論的則是如何以植株莖條長度來換取成熟的開花植株。

大家都知道,剪下莖條即可用來繁殖小苗。

但是如果剪下剛開完花的新莖條,由於養分充足,所以出苗量較多,

如果剪下去年開花的舊莖條,由於養份已消耗許多,所已出苗量較少。

總之,想等到小苗長大成人,花開滿串,都得等上三、五年的時間。

花瀑布的夢想如果想早日實現,寧願到花店花點錢買開花板回來擴大規模,就算是買時間吧!

除了用莖條繁殖高芽之外,也可以經由分株的方法來增加植株的數量。

每年四月的時候,

天宮石斛母株一方面將營養用於開花,另一方面會將營養用於繁殖子株,

目的都是為了繁殖後代以延續生命。

當各種因素加、減總和之後,如果所剩餘的營養足夠,

那麼每年春季便會自母株根基部長出1~4株的新芽(子株)。

這時候如果想讓明年的植株長得比今年長,那麼就只留下一苗生長。

如果想得到多一些植株,那麼就讓那些植株,快快樂樂得長大。

只不過,留下的芽越多,每株分到的養分就越少,子株們的莖條也就會越短。

這些子株經過春天、夏季、秋天的生長期,植株已經完成生長(已經算成熟株了),也開始掉些葉子,

時序大約也來到了12月左右,這時候就可以替這些兄弟們分家了。

分株的時候,除了留下一苗子株根著母株之外,其他的子株需以鋒利的刀片,

小心的自子株與母株根基部的連結點分割(即使分割後呈無根狀態也可以)開。

而分割下來的子株即可用折彎的鐵絲固定在新板上(不須澆水)。

隨著花季到來的時候其實也有能力開花(視分割株的個別營養情況)並長出屬於自己的子株。

分割株的子株第一年的生長狀況,由於它的母株(分割株)失去根系無法額外支援它養份,

只能依靠分割株莖條內部養份的幫助與子株生根之後自己的根系成長,

因此分割株第一年子代的莖條長度,通常會短於分割株。

分割株本身以經算是成熟株了,因此它春季的時候即具有開花能力(應該將花芽摘掉讓這些養份先用在幫助子株成長之用),

而分割株的子株經過一年成長之後,同樣也是成熟株,也具有開花能力。

然而分割的過程影響分割株與子株的成長茁壯。

雖然理論上它們皆具開花能力,不過需看植株養份在這些因素影響的加、減總和之後,營養足夠時才會開花。

我去年送給同事的分割株,上板時所生成的子株就有開花。

以上論點就解釋了為甚麼,網路上有一些人說,他的天宮石斛高芽株第二年就能開花,

或種了五年卻還是不能開花,

還有一般普遍認為幼苗需三年才會成熟開花的這些說法。

其實都是在於莖條養份是否有足夠條件讓它開花。

再經過一年,分割株的孫代,由於已有母株的根系支援,加上母株莖條內營養的供給,還有本身接受外界營養吸收成長,

莖條長度將會年年獲得很大的進步。

天宮石斛的莖條長度與繁殖數量之間的關係是不能兩全的。

沒有所謂的怎麼做才對,端看種植者的需求是甚麼?

如果想增加天宮石斛板數的時候,

適度的留下母株的新芽(建議只留2株),依上述的做法繁殖分株與分割移植,

將能快速的獲得整板莖條長度令人滿意的開花板而不用經過高芽漫長的培養期。

這算是在莖條長度與繁殖數量上較為折中的做法,因此我幾乎都是藉由此法來增加苗株數的。

同樣是第一年的芽,分株與高芽的生長有甚麼不同?
經由分割而來的植株與莖條繁殖的高芽是不一樣的!

因為分割株是來自於母株根基部所長出來的植株,

它的生長過程除了獲得較多營養的母株莖條幫助之外,亦享有母株完整根系的支援。

從它還是新芽一直到完成生長時的莖條長度與莖柱直徑,都遠比高芽第一年完成生長時還來得粗壯。

這樣的營養差異,在此後年年累積養份的效應上,都是高芽苗株所不能及的。

如果母株所長出來的新芽有兩株,能不能只留一株?

並將另一株已長出根的新芽立即分割出來種植?
答案是,不行。

因為新芽初期生長是[正在消耗氧份而且尚不具養份儲存功能!]就像嬰兒還在吃奶階段。

且自根基部生長出來的新芽,芽體比高芽~壯了很多,單靠新生的根系不足以提供它旺盛的生長營養需求,水分吸收不足,將導致脫水衰敗。所以分割出來的幼株是沒有辦法直接拿來種的!

天宮石斛~最佳的移植時機不是在春季!

中國傳統曆法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

清明這個節氣代表,天氣逐漸和暖,春暖花開,草木開始萌發茂盛,大地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

因此春季是最適合農作耕種的季節。

蘭花幾個主要蘭屬除了萬代蘭隨時可換盆之外,大多避免在高溫期或低溫期進行換盆,

因此許多蘭友都會選擇在春季替心愛的蘭花換盆,

然而天宮石斛最佳的移植時機並不是在春季!

許多人會在天宮石斛的春季花期前、後,也就是每年的二~五月份,

將老舊莖條剪下來進行高芽繁殖的動作,

當蛇木板破舊、使用年限過久、或要進行疏欉分株的時候,

往往會趁天宮石斛的子株根系尚未深入板材之前一併進行整理與移植。

尤其是採蛇木板定植的方式時,因為天宮石斛的根系緊緊深入板材中而必須將母株所有的根系切斷,

附帶子株設法固定於新的板材上重新定植。

這樣子經過一年之後往往會發現,子株的莖條變得短小、瘦弱許多,甚至連續2年的花季都不開花。

可見移植對於天宮石斛植株成長的傷害是多大。

 

那究竟甚麼時候是天宮石斛最佳的移植時機?
天宮石斛應該要在夏季(8月初)進行移植!

天宮石斛於春、夏兩季皆可進行移植。

然而經驗上卻證明夏季比春季更適合進行移植的動作。


在比較過夏季移植天宮石斛與春季末移植天宮石斛的結果後得到結論~

前者的子株因為在8個月(5個月的生長旺盛期和3個月的生長期)的生長期中,

前半段的主要生長(生長旺盛期的4/5)並未遭受到干擾,

8月初移植的時候尚在生長旺盛期的最末期(生長旺盛期的1/5),

之後還有3個月的生長期可以自斷根處長出根系,

因此綜合評估子株從一開始生長到後來移植所受到傷害的影響程度,

低於在春季末直接將母株根系切斷進行移植時子株成長受到限制的傷害。

[移植]與[分株]是不同的。

在之前介紹過關於[分株]的文章,

分株是將子株們自母株獨立分割出來,再另外進行移植的動作。

而移植是指原盆更換新盆種植的動作。

蛇木板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板材容易因為潮濕而變得有些脆弱及鬆散。

掛耳處便有可能因為板材鬆脆、吊掛重量及風吹搖晃等長久外力因素而損壞脫勾,

好不容易種得頭好壯壯的蘭花,

如果因為沒有留意到這個問題時很可能造成心血白費。

如果對板材重新綁上掛耳仍有鬆脫疑慮的話,這時候也可以直接在舊板後面墊上一塊新板,

將掛耳綁在新板上並將兩塊板子以鐵絲穿透綁在一起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移植換盆,

提供給各位作參考。


原則上除非不得已,否則不要隨便替天宮石斛進行移植。

關於秋天還是春天移植會比較好?影響有多大?

其實春石斛,春季與夏季都適合進行移植,

但我的文章應該是寫夏季(8月初)吧!

其差異文章已經分析過了不是嗎?

只有自己去實驗與對照才能印證。

曾經有試驗者表示8月移植狀況不如春季移植,但我認為他的經驗仍不足而且有不能每日澆水的情況,

所以試驗條件有缺失,或許要等他多累積一些移植經驗才能真正去印證。

您提到

”這兩年看開花狀態.還是覺得要一板一株才不會互相遮光.長的比較好.”
這段話,

其實問題不在移植(或密植)。

現在的蛇木板價錢很貴,普通植株一板種一株,除了很耗費資材,管理上更增添麻煩。

我家2公尺植株,給它1株單獨種在一塊7吋蛇木板上是給它尊榮禮遇。

其它一板只種3株(以前蛇木便宜),是為了呈現花藤狀才特別這麼栽植的,也算奢侈待遇。

一般來說,7吋板種上10株都還算稀疏了。

多株同板,開得亂漂亮的也大有人在。所以重點在於休眠期的節水管理,或施肥不正確。

天宮石斛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移植 是 移植前的首要考量,

應該優先考慮是否有其它代替方案,

比如說在後面加上一塊新板,

 

或者轉嫁移植的方式。
以我的2公尺植株來說,更換它的蛇木板這個工作就用了3年的時間來進行,

目的是~盡可能不影響根系的健全。
作法:

1.先在蛇木板上(前)面加上一塊特別挖空、準備讓植株根系著生的新蛇木板,與舊板對齊後固定住。

2.經過1~3年的時間,讓新的根系長入新的蛇木板後,視情況,以刀片將新、舊兩板分割開,並在下(後)面加上一塊新的蛇木板墊底、固定。

為何要經過3年呢?

大家不妨注意,以往剪下莖條剩下的那個"頭",其實在3~4年內都還是活著(有生命)的狀態,

其根系亦同,所以都算是根系之一部分。這樣的移植則不會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關於肥料的基本認知與功能,希望各位朋友對於肥料使用的原則能夠更正確的掌握。

植物的根.葉都能吸收養分,而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養份約95%(碳、氫、氧)可以直接從空氣及水中就能輕鬆獲得,其餘多種養份之中,氮、磷、鉀是植物需求最大而土壤裡面含量卻有限的,因此被稱為肥料的三大要素,其餘的依需求量的多寡而分別被稱為次量元素與微量元素。
氮肥能夠跟植物體內的醣結合,主要能夠幫助植物生長所需之蛋白質及葉綠素之產生,促進植物枝葉生長旺盛。如果氮素太多,則莖葉雖然成長快速,但卻容易徒長孱弱而不開花。反之,缺乏氮肥,則老葉容易枯黃落葉,生長停頓。

磷肥能幫助植物根部發育,吸收養分、莖部壯大、植株強健,在生長末期亦能促進花芽分化,使花朵更大、花色鮮豔、花期持久。反之,缺乏磷素便不易開花。

鉀肥能強壯植物根、莖、幹健全發展、增進葉簇、增強病蟲害及細菌之抵抗力以及抗寒能力,促使果實增加糖份及澱粉質,對改良蔬果及種子之收穫有極大幫助。

愛蘭花就要先瞭解它,然後給它真正需要的,用錯肥料不但沒有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產生反效果。

天宮石斛每年11月結束生長期之後,經過12月至隔年2月的休眠期,不管莖條有沒有在春季開花或在休眠期有沒有落葉,前一年的莖條,隔年並不會接續生長,更不會在來年開花。

所以這些莖條如果不剪除則有助於新生側芽之成長,反之,剪下來則可做為繁殖高芽之用。

許多人會在天宮石斛花榭(每年4月)之後直接將莖條剪下來孵芽,僅留下新生之側芽苗。

但如果選擇保留開過花的莖條,讓養分幫助新生側芽成長的話,

可以將開過花的莖條多保留10個月(每年2月)再剪下,

因為屆時新一代的莖條也即將開始長出花苞芽點。

而如果提早三、四個月將舊莖條剪下的話,因為時令尚處於休眠期,因此並不會刺激提早長出高芽,

反而容易造成莖條水分散失,影響高芽品質。

兩種方式相較之下,

開完花就剪下來繁殖的莖條,

出芽率與高芽品質較佳,而多留將近一年才剪下來繁殖的莖條,相對則較差,

但有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老舊莖條會在開過花的節點上長出高芽,甚至同一個點長出4株高芽,

似乎是生命會用可能的方式在替自己找出路吧!

天宮石斛~1.我所使用的肥料。2.花苞數稀少的原因檢討。

這是我近10年來所慣用的有機肥料,品名就是三益牌~花之肥(6號)(註:2014年換新外包裝但看起來改變不大),肥料成份大約是氮5%、磷3%、鉀1%,是蘭花專用的肥料。每包裝有50包小網包(一包3塊錢),一塊蛇木板上方掛個2包,2~3個月更換一次新肥,在5月~10月的生長期間約使用2~3次,然後就放到隔年5月更換新肥時才取下。

由於它是緩效性有機肥料,每天澆水時就會順便釋放微量肥份,讓植株每天都能得到適量養份來幫助成長,非常符合少量多施的原則,不過有個缺點,那就是近距離靠近時會有類似雞糞的味道,基本上並不會聞到太臭的味道。


在整個休眠期(花苞生長期),我並不會額外施用花(磷)肥。全年度也不需搭配其他顧葉、顧莖、開根、開花零零總總的肥料。

真的! 簡簡單單的用肥,不用煩惱肥料施用方法,只要配合冬季限水措施,在每年春季都能開出滿滿的花串。

在花卉論壇中,有些花友敘述他在冬季確實進行了限水措施。然而花苞數卻遠不及往年沒有進行限水措施時開得多,在探討及實地拜訪花友的結果下,我認為有3個問題。1.肥料使用不正確。2.限水條件未落實。3.盆植時使用水草當植材。

1.關於肥料的基本認識及三要素功能,前面的文章已經有說明。幼苗應使用氮鉀肥,中苗應改用鉀肥,冬季不需施肥,花苞生長期應選用磷肥,花期應停止施用磷肥。

如果花苞生長期還猛下氮肥,那難怪只長高芽不長花苞了。

2.由於台灣北部冬季的氣候低溫卻多濕,因此在開放的環境下,如果沒有遮雨的設施,限水的條件是很難達到的。

在實地觀察花友的種植情況時發現,即使冬季完全不澆水,蛇木板上仍然長滿了翠綠的青苔,這顯示整個環境處於濕潤的狀態。

所以天宮石斛的花況,一般以南部優於北部。

3.在討論天宮石斛如何孵芽及上板的文章中,

許多花友習慣以水草墊在(或覆蓋)蛇木板與莖條上,總覺得這樣會比較濕,幼苗比較不會缺水。


最近當我觀察我在蘭展買回,附在蛇木柱上的卡多莉亞蘭時,

看到原本盆植的水草也長滿了青苔與山蘇幼苗,赫然想起,這不就跟我在蘭友家看到的情形一樣嗎?


反觀我種天宮石斛的蛇木板,即使種了許多年,也沒有長過青苔。

雖然附不附水草可能關係到每個人對澆水管理方式的不同,但是我認為不應該使用太多。


肥料包下的莖條,2月剪下後,我只是靜置在桌面沒有做任何處理,連用水噴濕都沒有,4月月就自動長出高芽來了。


因此使用過多水草當植材,可能影響限水、乾燥的達成,進而影響花芽分化。

轉載Andraw作者文章

arrow
arrow

    微微清香芬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